近年来,我省保险中介行业发展迅速,市场占比逐年上升,这就对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、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。据山东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会长任勇介绍,2019年协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强行业服务能力,质量先行,推进行业转型发展。
以服务质量提升
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
山东作为保险大省,近年来保险中介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山东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带领行业在服务上下功夫,在自律上强措施,在做实事上出点子。
“今年行业要着力实现‘三个转型’:一是拼规模向拼质量的转型,二是短期行为向长远发展的转型,三是保险产品由注重总量向结构优化的转型。以此更好地服务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,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。”任勇告诉记者,要提升服务质量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,特别要在服务民生上下功夫,坚守保险姓保的行业宗旨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养老、健康、医疗、财产保险、抗灾减灾等领域的保险保障需求,切实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,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,承担社会责任,积极推动保险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推动的重点领域保险项目。
保险中介是连接保险公司和广大投保人的桥梁和纽带,是保险业服务社会的窗口。而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,离不开高素质的队伍。任勇介绍道:“今年,协会将从会员机构的需求出发,有针对性的做好行业人员培训工作。举办各类研讨会、交流会、高峰论坛等,搭建产学研互动交流平台,畅通中介机构之间、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之间、保险界与学术界、协会之间以及省内外的交流沟通渠道,不断提高山东保险中介行业整体竞争力。”
在强化培训提升队伍素质方面,泛华联兴保险销售股份公司山东分公司可谓走在了行业前列。他们与山东大学合作,打造了全方位的学历及素质提升教育平台。面向广大内勤管理干部和代理人,由山东大学研发课程,为泛华量身定制学习系统,大大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科技创新发展
为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
在这个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年代,科技赋能愈发重要,而保险中介行业更需要科技的力量。保险中介公司集合了多家公司的优势产品,打造黄金产品组合,形成保险超市,这就需要承接整合多家公司多种服务体系,需要通过科技赋能与创新驱动,推出更优质、更专业化的服务。协会自成立以来,就一直注重行业的创新,近期协会评选出一批典型的“山东保险创新星火计划创新项目”,涵盖了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、管理创新、销售模式创新等方面。
其中,泛华保险的“懒掌柜”移动展业平台是科技创新的典范,不仅改变了保险产品的交易模式,包括交易品类、速度、时间和范围,也改变了保险代理人的工作模式,实现了高效率、低成本、标准化。从录单到转款、到承保、到回执,全部电子化,整个流程下来仅需十几分钟。小额理赔也实现了电子化,让客户体验感成倍增加。
山东远东保险公估公司的远盾配件报价信息平台是典型的产品创新。远东公估提出了“汽车后市场”的概念,整合了这个产业供应链上的保险公司、汽车配件商和汽修厂,实时提供全品类的汽车配件信息、采购、物流、仓储、支付、渠道等一站式服务,是山东最大的汽车配件询报价与B2B集中采购平台。
江泰经纪在全省多个地市完成了商业补充的医保,促进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。做好“医责险”,将医患纠纷的定性、定责、定损、理赔由原来的保险公司单一认定,转变成医学专家、法律专家、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司共同参与、合议评定,使患者获得合理的赔偿有了科学保证,在及时化解医患纠纷、推进平安医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提到服务创新,不得不提九安保险经纪的“九安特色企业年金”项目,它不仅是一套企业年金,更是从风险评估、风险方案的推出到最后理赔决算的一套非常完整的系统,在追求合法权益的前提下,让企业索赔更高效更满意。
加强行业自律
促进持续健康发展
“保险中介行业对专业、服务和平台的要求没有上限,提升是无止境的。对各个产品和服务理解透彻以后,熟知客户需求,帮客户防范风险,量身订制专业、完整、系统的风险管理和解决方案,这是保险中介行业未来最核心的出路。”任勇告诉记者,原来的重疾险只有罹患了大病才会理赔,是单纯的财务给付。在保险中介行业的推动下,如今不但有赔付,还有预前和预后管理:比如体检、基因筛查等健康管理服务,打通国内就医绿色通道和海外就医通道等。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、贴心的风险解决方案。
“随着社会全金融资产配置的到来,保险成为资产配置的安全边界。保险不仅解决客户最基本的担忧,还能完成资产的保值增值,这就要求我们以高度的专业素养找准家庭资产结构的风险点,以最低的成本最大的风险保障去完成客户的风险覆盖。”任勇介绍道:“保险中介行业除了对专业的要求,还需要真诚高质量的服务,并最终以一个稳定、健康的平台支撑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发展。守候一份信仰,达成一份长久。”
目前,金融行业监管日趋严格,任勇认为这对行业发展是很好的促进,可以让行业更干净更透明更阳光。今年,协会更是把“行业自律”作为核心主业,从车险业务入手治理财险市场风险,聚焦销售误导治理寿险市场风险,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,将消保工作从后端投诉处理,逐步扩展至协会工作全流程。建立调解与仲裁对接机制,搭建会员单位与监管、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,促进行业可持续、健康发展。
(本报记者 胡晓娟)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本文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本文影响到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(telnote@163.com)进行删除。